12條關於《必然》的讀書筆記:提問會是機器人最後學會的一項技能 Reviewed by Momizat on . 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說過: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尚未流行。我想這是 對“必然”二字的最好詮釋。以下是關於《必然》一書的5000字總結,從開始閱讀到總結完,斷斷續續花了至少一個季度的時間。之所以舍得總結,是因為它能 讓我們看到關於未來的一些端倪,以及對身邊的變化保持覺察。 1,形成。科技的不 斷升級與迭代使我們始終像菜鳥 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說過: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尚未流行。我想這是 對“必然”二字的最好詮釋。以下是關於《必然》一書的5000字總結,從開始閱讀到總結完,斷斷續續花了至少一個季度的時間。之所以舍得總結,是因為它能 讓我們看到關於未來的一些端倪,以及對身邊的變化保持覺察。 1,形成。科技的不 斷升級與迭代使我們始終像菜鳥 Rating: 0
You Are Here: Home » 熱門訊息 » 新聞 » 12條關於《必然》的讀書筆記:提問會是機器人最後學會的一項技能

12條關於《必然》的讀書筆記:提問會是機器人最後學會的一項技能

12條關於《必然》的讀書筆記:提問會是機器人最後學會的一項技能

科幻小說作家威廉·吉布森說過: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尚未流行。我想這是 對“必然”二字的最好詮釋。以下是關於《必然》一書的5000字總結,從開始閱讀到總結完,斷斷續續花了至少一個季度的時間。之所以舍得總結,是因為它能 讓我們看到關於未來的一些端倪,以及對身邊的變化保持覺察。

1,形成。科技的不 斷升級與迭代使我們始終像菜鳥一樣,變成笨手笨腳的新用戶。我們處在不斷的變化當中,這種溫柔的進度就是一種“形成”。不斷微妙的變化很難讓我們有所覺 察,相反,我們會為已經發展了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事物感到驚訝。我們可能並不認同眼前的變化,但我們可以看看這種持續進行的進程。我們其實無法預測未 來會是什麼樣子,即便這本書寫的很多事物很前沿,但並不完全代表未來,因為它們已經到來,只是尚未流行。今天我們身邊還是一片廣袤的處女地,我們都正在 “形成”。

2,知化。未來人工智能可以加入諸多領域,讓很多沒有生氣的東西活躍 起來,賦予他們神奇的智能力量。比如,攝影加上人工智能後,不必要再攜帶繁重的設備,可以用光傳感器代替鏡頭,並通過一系列的計算及視覺智能來計算圖片, 相機可以塞進各種小物件的各個角落。類似的,人工智能也可以應用到理財來智能投資,應用到音樂、洗衣、房產、營銷、護理、建造、玩具、體育等生活和工作的 各方面,想像不到的被知化。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的進步也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優秀。人工智能的發展促使設備自動化程度提高,我們現有的諸 多工作未來都可能被取代,我們沒辦法想像日後新的工作內容會是什麼。

3,流動。數 字經濟時代,軟件、資訊、音樂、電影等都處於快速流動的狀態中,期間可以經歷許多次復制。當復制品滔滔不絕的席卷而來的時候,人們的價值核心便發生逆轉, 那些不可復制的東西更為被重視。比如,信任,我們願意為此支付額外費用,所以才有了品牌的重要性。與此類似,還有即時性(比如人們願意去看電影首映)、個 性化、解釋性(產品免費技術支持付費)、可靠性、獲取權(例如iTunes)、實體化(比如去現場看戲劇、電影)、可贊助(為欣賞的創作者買單)、可尋性 (人們願意為引導買單,如亞馬遜的讀者評論價值)。流動性也帶來新的力量,我們可以從中抽取音樂片段等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創作成我們喜歡的作品,上傳分享, 聚合強大的愛好者平台。流動性,打破了專業者與非專業者間的絕對界限,我們都可以成為音樂、電影制作者。我們的生活將充斥著開放、分享、變化與個性化。

4,屛讀。今 天,超過50億張的數字屏幕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閃爍,平均每人每年得到一個新屏幕,我們身邊充斥著電腦、手機、游戲機、電視、電子顯示屏、平板電腦,我們成 為了屏幕之民。於是這便造成了屏幕與書籍的衝突。這不由的使人擔心未來書籍產生的經典閱讀與寫作會不會消亡,紙質書籍會不會只成為少數人的付費對像,誰還 會追隨閱讀書籍所鼓勵的線性推理,書籍的未來會是怎樣?

實際並非那麼糟糕。相反,我們看到在屏幕的幫助下,閱讀變得 更加強大,書不再是靜止的文字,它變成流動的信息,並在社交中產生強大的連接。我們可以看到好友間的注腳、筆記、心情,閱讀突然變得如此社交化。不僅如 此,我們甚至可以想到更強大的互聯,設想未來標注、超鏈接、引用都在書裡、書外建立一個網絡,相關的書籍都能被關聯起來。

我 們甚至還可以設想萬能圖書館,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作品都被數字化,存儲在一個50PB的硬盤上,全部塞進我們的手機,我們可以以屛讀的方式閱讀他們。由於 鏈接和標簽,對萬能圖書館進行屛讀變得可能,威力強大。一旦加入鏈接,文本之間不再獨立,我們可以在書籍間根據索引、鏈接自由跳轉。再進一步設想,當內容 無限多後,篩選變得更有價值,我們可以通過組建特殊主題的推薦組合形成新的權威。因為互聯與流動性,長尾部分的作品也將提升自己的受眾量。除以上之外,當 屛讀與其他高科技相結合時,還能釋放更強大的能量。比如當你通過可穿戴設備進行屛讀,你置身之處可以看見關於此地的以任何書中、語言、時間寫下的任何事 情,你會與萬能書籍產生強烈的互動。完全可以想像,未來屛讀會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各個空間,我們與身邊的一切看似冰冷的事物產生和諧的互動。

5,使用。優 步、臉譜網、阿裡巴巴、Airbnb這些企業在本身不生產任何東西的情況下,卻成了當今流行的平台。Netflix、Spotify允許我們使用他們的服 務卻不用擁有它。以上事物的發生意味著對事物的占有不再像曾經那麼重要,使用權正在開拓經濟的新領域。擁有到使用的轉變,使得我們更趨向於更新、更好的服 務,我們對某些服務的長久依賴反過來促使他們對我們更了解,使我們越來越難離開他們。

如今,軟件即服務而非產品的概 念,讓我們與供應商之間建立了更為深層次的聯系。類似“優步”的這種使用模式正一個一個的衝擊數十個其他行業,他們將分散的需求與閑置資源進行協調匹配, 並使之即時開展。這種去中心化的經濟模式,使得大多數的物品和服務隨時准備被租賃和共享,我們不用花很多精力去維護,使用就好。去中心化和大量的溝通催生 出更多的多邊平台—-由互相依賴的產品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如蘋果、微軟、谷歌、臉譜等,他們借用第三方供應商來增強平台的力量,並且開放API,形成 強大的價值生態。雲端服務的出現也使得現在科技公司的創建更為方便,並使得過去十多年裡硅谷誕生出眾多創新公司,也可以看到中國現在也釋放著類似的眾創能 量。

6,共享。數字共享讓我們進入到網絡世界的“社會主義”時代。類似Tor、 Digg、StumbleUpon、Reddit、Pinterest、Tumblr這樣的網站為我們提供豐富的文件、照片、圖畫等,我們可以以此進行加 工重組。在線只要有合適的形式,人們有著驚人的共享意願。

我們可以看到,在StumbleUpon上人們共享病歷記 錄,在Wesabe上人們共享財務記錄等。同樣,在共享模式下,人們願意去熱心協作完成一個復雜的項目,不求回報,這是令資本主義所不能理解的。 Reddit、Youtube、維基百科等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為了達到更好的結果,我們需要自上而下的智慧,互聯網的出現使得自上而下的控制和自下而 上的失控元素進行混合成為可能。

這種借助“蜂巢思維”的愚笨之力能比我們夢想的走得更遠,並成為一種解決問題的絕佳 方式。在共享經濟下是否有人願意為創作者買單?我們不由想到如今另一種共享技術—眾籌。粉絲們集體為他們所喜歡的東西買單,彙聚起一筆可觀的金錢。這 也是如今眾籌機構Kickstarter、IndieGoGo收獲頗豐的驅動力。還有一種大眾共享模式十分流行,即通過競賽的方式獲取商業解決方案。如 99Designs、Topcoder、Threadless這樣的網站可以為你的項目發起競賽,以一定的報酬從大眾創意中選出最佳作品。在協同工作中, 我們越早開始共享,成功和收獲就會越早到來。

7,過濾。當我們被豐富的資源衝擊 得眼花繚亂的時候,選擇變得十分重要。一種有效的方式是根據我們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為了迎合這一點,很多網站采用推薦引擎的方式來提高轉化率,如亞馬 遜、Netflix、推特、領英、Spotify、Beats、Pandora等。但如果只是關注我們已經喜歡過的東西,我們極有可能陷入以自我為中心的 封閉體系中,它排斥了別的我們也可能喜歡的東西,產生“過濾器泡沫”,那麼這種推薦就不能算是理想的。(國內很多推薦就很傻)所以,理想的過濾器還應該推 薦我朋友關注的,或我現在不喜歡但可以嘗試去接觸的等。

資源無限豐富,我們的注意力卻很稀缺,正是這種稀缺才促使人 工智能天時地利人和的展示廣告。注意力稀缺帶來的過濾,甚至使原有的廣告利益鏈被顛覆,衍生出專門呈現精美商業廣告的平台,並有望因此盈利。同時,伴隨著 去中心化的發展,消費者、粉絲也可以成為廣告制作者,優秀作品可以獲得獎勵。此外,基於注意力還有一些新的業務形態可以開發,以後甚至可以對付出注意力的閱讀者收費,閱讀者影響力越高,因投入注意力獲得的回報越高。

8,重混。新產物不一定源於新資源的發現,有可能是舊有事物的重混。這些重混可以吸引大批創造者,及大波粉絲。比如,同人小說、視頻剪片、重混電影預告片、音樂短片。重混創造帶來的蜂巢思維產物可以為我們提供某一景點、建築的各個角度細節,我們可以因而重混出完整版的場景。

谷 歌的雲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地提升可視化智能水平。不可思議的是,它能夠對普通人上傳的數十億張個人快照進行分析,識別並記住所有照片中出現的每個物體。例 如,一張照片中,一個男孩在一條泥濘道路上騎摩托車,人工智能將會把照片標記為“男孩在泥濘道路上騎摩托車”。同樣,人工智能將一張照片的標題定為“一個 爐子上的兩張披薩餅”,也准確地表達了照片的內容。媒介中正在發生的“可檢索性”和“可回放性”變革,使得我們可以返回、體味、分享、重混創造。對已有版 權素材的利用不一定完全適應現有的知識產權法律,但毋庸置疑,重組才是創新和財富的唯一動力源泉。

9,互動。虛 擬現實的真實體驗問題和技術投入門檻,使得它很長一段時間裡遠離我們的視野。智能手機的巨大成功推動其高分辨率屏幕質量的提升,同時降低了成本,並將其帶 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游戲成了它的主要投資方。現場感和互動效果是推動當前虛擬現實技術快速發展的兩大亮點。另一種利用光場投射技術打造的增強現實(AR) 讓我們眼睛深層聚焦,如處現實。虛擬世界的互動魅力可以讓我們以化身在其中與別的角色社交。以上技術可以應用於游戲、會議、培訓等各種領域中。此外,虛擬 現實設備中的眼動追蹤技術可以用來監測網頁設計效果、駕駛人員是否走神、洞察人類情緒等。這種洞察可以被設備及時感知,並給出即時的回應。以上技術使我可 以期待以下穿越時空的場景:我可以不用出遠門就去我喜歡的國度裡探索,裡面同時有來自其它國度的朋友,並彼此互動;我可以穿越到我喜歡的朝代,在熙攘的街 道,做一名街邊小販,與來往路人互動;我可以在一個奇異未知的幻境中,去探索前方的美景,就像夢裡面曾經有過的一樣……這一切,都值得期待……

10,追蹤。微 型數字傳感器對參數的記錄,可以使我們得以測量上千種與我們自身有關的數據——心率、血壓、溫度、血糖、血清等等,於是我們都成為一個個量化的自我。如果 這些量化數據經過長期的監測,當數據量足夠大的時候,我們可以獲得一個基於我們自身的數據常態,通過與這個自身常態對比,我們可以判斷身體是不是出現了問 題。這比現在醫院體檢顯得更及時和有意義。自我追蹤的範疇遠遠大於健康。它涵蓋了我們的整個生活。我們生活中的照片、會面、日志等都會形成足跡,彙成一股 生活流,臉譜網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目前,大多數的流是獨立的,還沒有被整合。事實上,我們的很多行為數據都是在被不斷監測,但我們對他們知之甚少,也不 知道他們會怎麼利用這些數據,這種不對稱會多少讓我們感覺不適。但我們無法停止人家的追蹤,因此,人們之間的關系需要更對稱,比如讓我們的監測者也變得透 明等,這就需要新的技術修補及社會准則。隨著數據的不斷擴充,它的發展極限是“無限多級”,智能、機器人以及虛擬現實技術都需要對“無限多級”的掌握。今 天大部分的可用信息都是按照只有人類能理解的方式編排的,我們可以期待未來人工智能將利用這些數據塑造的新形態、新奇產品以及創新服務。

11,提問。根 據2015年的最新統計,維基百科已擁有3500萬篇文章,涵蓋了288種語言。它的成就讓人看到開放、陌生、集體彙聚的巨大能量。類似的的案例還有 YouTube。現在也衍生了諸多類似的大規模分享的例子,優步、Airbnb等。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球聯通邁進,社會組織形式也在發生極快的結 構性改變,我們逐漸以新的方式互聯互通。在全球即時聯通的時代,我們不斷接收所知範圍內外的事情,它促使我們不斷質疑已了解的事情。“我們必須保持流動和 機敏,流轉在各種觀點之間,因為這種流動性反映了我們周圍動蕩的信息環境。這種模式既不是懶惰的失敗,也不是放縱的奢侈,而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豐富的網絡環境及崛起的人工智能讓我們獲得答案越來越容易,而相比較之下,好的問題就顯得更加有價值,它能啟發新的思考方式。所以,提問會是機器人最後學會的一項技能,“提問比回答更有力量。”

12,開始。我 們正在編織一張網,這是張巨網,而且還只是開始。正在生成的事物規模巨大,讓人難以理解,這是全球70億人類眾智形成的新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我們的大規 模分享、追蹤、生活流都還剛剛開始。我們現在處在一個超級有機體中,這不由使人想起“奇點”這個概念,“奇點”是從物理學借用的一個概念,用來描述一個邊 界,越過邊界一切都是不可知的。在流行文化中則有兩種版本:“硬奇點”和“軟奇點”。“硬奇點”指的是未來將由超級智能的勝利所奠定。“軟奇點”更有可能 成為現實。書中提到的一切技術都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復雜的依存關系。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流動、共享、追蹤、使用、互動、屏讀、重混、過濾、知化、提問 以及形成。我們正站在開始的時刻。

 

資料來源: http://www.huxiu.com/article/146477/1.html

About The Author

Number of Entries : 113

© 2006~2019 Powered By 庫庫龍

Scroll to top